南都讯 人工智能正深刻变革教育生态,如何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新质人才,成为时代课题。日前,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教育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举行。200余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一线教育工作者及来自全国22所高校的研究生,共同探索学科交叉育人新路向。
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广东工业大学胡钦太教授表示,作为教育变革的强大赋能者,人工智能在人机协同、个性化学习、智能评价、学术研究等核心应用场景中潜藏着不容忽视的伦理风险。“在AI时代,教育的本质始终指向‘人’”。胡钦太强调,教育领域需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将伦理治理深度融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全过程,科学把握AI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定位、方向和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教授指出,AI虽能促进不同学科研究范式的融合,但教育的核心仍在于培养AI难以替代的“人类智慧”,这种智慧体现在综合思维、创造思维和人文思维三重关键维度。他强调,唯有聚焦这三重思维的培养,才能实现超越智能教育的智慧教育,为社会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质人才。
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教授介绍,研究院通过数智赋能教育硕士教学技能高质量培养,实践成果荣获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依托“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国家级应用场景、“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等平台,研究院持续培养既懂教育规律又掌握智能技术的复合型教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输送更多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三创”人才。
未来,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持续落实华南师范大学“新师范”建设要求,着力培养适应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的未来之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配资排排网,第1配资,168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