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之战的浩瀚波涛中,通天教主支持纣王的举动,仿佛一潭深不可测的湖泊,表面看似逆流而上的固执,实则背后蕴藏着复杂深刻的原因。如果仅仅因为表面上的“助纣为虐”而对他产生误解,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位截教的教主,心中有着自己的深远布局和无法避免的困境。
通天教主从未真心支持纣王的暴行。他的心里并非殷商的江山,而是截教那句“有教无类”的核心理念。在截教之下,不仅有披鳞带角的异兽,吐雾喷云的妖精,还有成精的石像等种种怪异存在,他们在阐教眼中本是“不入流”的存在,唯有教主那一句“万物皆可证道”,才使得他们得以容身。
对通天而言,纣王虽然身犯暴政,但也不过是“失德之人”,与截教门下那些“异类”弟子并无二致——同样都是被主流排斥的“边缘人”。阐教打着“天命”的旗帜攻打纣王,表面是为了讨伐暴政,实则在传递一个信息:只有符合“正统”的存在才能拥有一线生机。这使得通天怎能坐视不理?他所保护的,并不仅仅是纣王,而是那些被嘲笑为“非我族类”的弟子,是截教立教的根基。
展开剩余67%更深层次地看,封神之战远非单纯的朝代更替。阐教早已与周朝紧密联合,姜子牙手握封神榜,所谓的“代天封神”,实际是在为阐教的弟子铺设通向天庭的道路。截教的弟子已经深深渗透进殷商朝政:闻仲是太师,张桂芳与鲁雄是疆土守将,纣王的儿子殷郊和殷洪也曾是截教的弟子。
若纣王倒台,这些弟子要么死于沙场,要么被封神榜束缚,成为天庭的“打工者”,截教的根基将被连根拔起。通天教主岂会不清楚这一层算盘?他出兵助纣,无非是为了为门下弟子争取生存空间。就如同两军对峙,敌军已迫在眉睫,如果自己不拿起武器,难道就等着被俘虏吗?
而更让通天无法容忍的,是所谓的“天命”。阐教宣称纣王失德,周朝必兴,但这“天命”来得实在是过于可疑。纣王的种种暴行,背后有狐狸精的蛊惑,而那狐狸精,正是女娲娘娘派来的;阐教弟子表面支持周朝,暗地里却不断挑衅,逼得截教弟子不得不出手。
在通天看来,这哪里是“天命”?分明是阐教设下的局,借着“替天行道”的名义打压异己。他反而要逆流而上,挑战这“天命”,并非不信天道,而是对这种偏私的天命产生了质疑——只宠爱人族,偏爱阐教,容不下任何异类与不同的声音。他要看看,这“天道”是不是真的铁板一块,是否真的容不下“一丝例外”。
更何况,截教内部早已无路可退。闻仲忠心耿耿,三霄娘娘、赵公明与闻仲关系深厚,弟子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一个个倒下。作为教主,他若袖手旁观,弟子们必定寒心,截教的凝聚力也将随之崩塌。就如同一位大家长,虽然明知孩子闯了祸,但若外敌来袭,依旧得挺身而出保护。他岂不知纣王的气数已尽?但截教的根基、弟子的生命、立教的理想,都逼得他必须承担起这份沉重的责任。
最终,诛仙阵破,万仙陨落,或许通天早已预见这一切,但他依然选择了前行。为了那句“有教无类”的誓言,为了门下弟子能争取一线生机,为了在“天命”重压下争取一口不服输的气。通天教主助纣的举动,从来不是固执,而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就像黑暗中举起火把的人,明知火焰终会熄灭,但依旧愿意用燃尽的自己照亮那些被遗忘的身影。这场战争,他虽然输掉了结局,却赢得了一份沉甸甸的尊严——为所有“非正统”的存在争取了一次“生”的权利。
发布于:山东省配资排排网,第1配资,168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